王后上絞刑架時,不小心踩了劊子手的腳,她下意識地說“對不起”…
2019-06-2801告訴孩子:盡力就好
本屆里約奧運會很“與眾不同”。
以往奧運會,觀眾的關(guān)注點都集中在金牌總數(shù)上,每天都如箭在弦上,緊張無比;但這屆“吃瓜群眾”的心思全在創(chuàng)造新段子和表情包上,其樂無窮:從寧澤濤的腹肌到張繼科的痞萌,從傅園慧的“洪荒之力”到朱婷的“王之蔑視”。
對奧運會關(guān)注點的轉(zhuǎn)變,背后折射的是人們對待競爭態(tài)度的改變,從以往的非金牌莫屬轉(zhuǎn)變?yōu)楝F(xiàn)今的盡力就好,并不是人們開始不思進取,反而是對現(xiàn)實生活的重新思考?,F(xiàn)實中的壓力越大,人們越珍惜奧運賽場上的這份泰然。
從小到大,競爭無孔不入。幼兒園小朋友已經(jīng)開始懂得,得到的小紅花越多,越能討老師和父母的歡心,而后的小升初,考重點高中,考大學,找工作,都是擠破腦袋的“戰(zhàn)爭”。上學時與同學競爭,上班時與同事競爭,就連微信聊個天,也要時刻提防紅包被比自己手快的家伙搶走(笑cry的感覺……)。
結(jié)婚生子后,更是“壓力山大”:為人兒女,要為父母頤養(yǎng)天年;而為人父母,則擔負著不要讓孩子成為“熊孩子”的責任,更不要提繁重的工作任務和那一眼望不到頭的房貸,回到家還得馬不停蹄的維護夫妻關(guān)系,處理婆媳危機,腦門上全都印著“焦慮”二字。
由競爭產(chǎn)生壓力,由壓力轉(zhuǎn)化為焦慮,周遭的家庭們,或多或少都被焦慮侵襲。所以如何面對壓力,釋放焦慮情緒,是每個家庭的必修課。
回想一下,當你的孩子和別的小伙伴賽跑的時候,他跑輸了,沮喪的跑向你,你是會嚴厲的說:笨蛋,跑步都跑不過別人,更別說學習了;還是會微笑著告訴ta:看你汗流浹背,一定是用了“洪荒之力”,盡力就好,然后拍下孩子的肩膀,高興的把ta擁入懷中。
我想,很多家長都會想象著自己是第二類家長,實際上卻干著第一類家長的事。
沒辦法,家長的天性使然,即便生孩子前都信誓旦旦的說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,當看見別人家的孩子如此優(yōu)秀時,哪個不焦慮。
然而,你還是得語重心長的教導孩子:對待過程要盡力而為,對待結(jié)果該坦蕩自若。
我博士畢業(yè)的時候,每項成績都名列前茅,但是,最終的北京市優(yōu)秀畢業(yè)生卻不是我,雖說心里不甘,卻沒有自暴自棄,大吃一頓發(fā)泄完不滿情緒后,繼續(xù)輕裝上陣。因為媽媽從小就教育我,你已經(jīng)盡力了,很多事情的結(jié)果會有很大的主觀因素,做好自己最重要。
這條教誨終身受益,年齡越大,你越會發(fā)現(xiàn):天賦、關(guān)系等種種因素,有時會超越努力。
如果我們沒有一顆良好的心態(tài)面對競爭壓力,釋放焦慮情緒,那這些負面情緒會縈繞在你的空氣上方,掩蓋住你的晴空萬里,你總是呼吸緊迫,不知何為輕松。
所以,每一次考試,每一場比賽,多對孩子說:抱著求勝的心,盡最大的力,對待結(jié)局,坦坦蕩蕩。孩子輸了若大哭,讓ta哭吧,哭過后別忘了給ta遞上一塊ta最愛吃的巧克力,告訴他,發(fā)泄完苦悶,生活還是甜的,你若泰然,便是晴天。
孩子的焦慮,很多都來源于父母,而孩子的輕松,也與父母息息相關(guān)。比如“洪荒少女”傅園慧,從她父母的微博就可以看出這一家子都是“樂天派”,所以她雖然沒有在比賽中爭得頭籌,卻坦蕩知足。
面對競爭,拼爹拼不成,有個好心態(tài)總是好的。
02我們需要英雄,也需要鼓掌的人
再回想一下,為了對抗焦慮,為了趕上別人家的孩子,通常家長們會給寶貝們報上早教班、舞蹈班和外教課等等各類輔導班。然而,你卻發(fā)現(xiàn)你的孩子并不是想象中的“天才”:古詩背不下來,節(jié)奏感太差,沒有運動細胞。于是你更加焦慮,變本加厲的督促孩子成為“人上人”,正如《小別離》里的海清,孩子與你爭吵,你罵孩子沒良心,做的一切還不是為了你好。孩子累了、煩了,家長倦了、乏了。
在瞬息萬變的社會大環(huán)境下,沒有安全感的父母將焦慮傳遞給更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們,喘不過氣。而此時,唯有家長覺悟到,自己的孩子只是千千萬萬個普通孩子的一員,并不是上天派來的“天才”,或許這種焦慮才能慢慢散去。
臺灣女作家劉繼榮寫過一篇《坐在路邊鼓掌的人》。她的女兒每次考試都考23名;別的孩子都夢想成為鋼琴家、明星,她女兒卻沒有什么宏大目標,只想當一名幼兒園老師。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,他們夫妻倆也是使出渾身解數(shù),但都沒有成效。面對女兒的平凡,他們很沮喪。
但是,后來的事改變了他們的看法。他們帶著女兒參加聚會,兩個學霸小男孩搶吃的大打出手,女兒用拋硬幣的方法打破了僵局,在車上,女兒負責講笑話,活躍氣氛,其樂融融。期中考試的語文附加題是寫出班上最受歡迎的同學,她的女兒得票最多,老師感慨這個女孩兒雖然成績一般,但為人著實優(yōu)秀。
她的媽媽很高興,對女兒說,你已經(jīng)快成班里的英雄了,她的女兒回答:媽媽,我不想成為英雄,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。
那一刻,她寫到:
我忽然被這個不想成為英雄的女孩打動了,這世間有多少人,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,最終卻成為了煙火紅塵里的平凡人。
如果健康,如果快樂,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愿,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。
放下你的英雄夢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整個家庭,如釋重負。
03自家孩子身心健康,才是第一
激發(fā)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最大動力來源于一個初中生的自殺,他是親戚同事的兒子,我見過他,內(nèi)向靦腆,卻從7樓縱身躍下。我從來沒想過,悲劇離我如此之近。
他的媽媽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陪讀,每天的口頭禪是:媽媽為了你,停薪留職,所以你得好好學習,你月考必須考前三,否則上重點高中沒戲。她并不覺得自己的話有什么不對,因為從小到大,她的兒子都是在這種高壓下成長的。結(jié)果,她的孩子,在月考的連續(xù)失利下,縱身一躍,遺書中寫著:我解脫了。他只有15歲。
其實,很多家長的焦慮都是來源于自身情感的映射,比如他們該學習的年紀卻沒有珍惜,所以把這種遺憾強加到孩子身上來彌補;他們當年不是英雄,希望培養(yǎng)個英雄實現(xiàn)夢想;他們看見別人家優(yōu)秀的孩子,憤慨自己的孩子怎么如此平凡。只是,別人家的孩子再優(yōu)秀,也比不過自家孩子的身心健康。
你如何面對壓力,你的孩子就如何化解焦慮。
你若牢騷抱怨、怒火沖天,或是惡語相向,你的孩子亦會如此;
你若泰然自若、苦中作樂,或是自信樂觀,你的孩子也會這樣。
生于這個被壓力包圍的社會,需要“減負”,只是這個“負”,不光指孩子沉重的大書包,更指心里的負擔。
如果別人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優(yōu)秀,放下你的英雄夢,過個健康快樂的日子又何妨?
(作者介紹:Lemon媽媽,新晉媽媽,理工科女博士~)